教养:「我不想跟你玩!」孩子懂得说「不」才能-真人cs 

网易商城

我的美女好

主页 > 网站新闻 > 正文

教养:「我不想跟你玩!」孩子懂得说「不」才能

2019-11-29 11:54 来源: 未知

 

248 --> 资料来源:野人文化

北京拓展训练

孩子小孩宝宝免费30甇瑞妈妈妈咪东山

尊重是条双向道,当别人说NO别硬闯禁区! 在德国,幼教师和家长一致认同孩子懂得拒绝他人很重要,是自我意识萌芽的开端。

孩子从决定生活中大小事的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知道表达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事,跟有没有礼貌、尊不尊重他人不能一概而论。

班上的亚寇在1岁半的时候入园,在入园之前他并未参加任何的幼儿游戏课程(play group),因此在适应期过后仍然很依赖主要的照顾老师克劳蒂雅,到哪都寸步不离地跟着她。班上几个大孩子一看到新来的小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想靠近,一下有人递玩具给他,一下有人想牵着还走不稳的亚寇到处晃,可爱的亚寇显然是班上的新宠儿,非常受欢迎。然而,生性敏感的亚寇却对幼儿园全体的欢迎热浪有点招架不住,常常只要别的小孩稍微靠近他,就会紧张地大哭起来。对此时的亚寇来说,能让他感到安心的只有两件事,一个人安静不受打扰地在角落玩,或是坐在老师身边。

温和的小小孩突然情绪爆发,妈妈的反应却是:「我替他感到开心。」

老师们全然接纳他怕生易感的天性,让他顺着自己的脚步一步步地踏出去适应环境,几个月过去,他对闹哄哄的自由玩乐时间已不再害怕,在一堆孩子的吵闹声中也能怡然自得地坐在地板上一个人玩。之后又再过了几个月,此时的他已经会主动对其他孩子玩的事物感兴趣,虽然仍不会加入一起玩,但会凑近去看。终于,亚寇也跳过新生阶段,脸上总是挂着笑的他现在已经2岁多了,看到同学老师会亲切地打招呼问好,老师们心中的亚寇温和且友善,我们却在某一天看到他的大转变。

事情发生在午餐前的自由玩乐时间,当天外头的风雪颇大,所以班上孩子并没有外出,全班都留在室内各玩各的。亚寇当时正专心地在木製厨房玩,班上比亚寇大上几个月的赛门突然没头没脑地把双手搭在亚寇肩膀上说:「火车来了!我们一起来搭小火车!」一边说一边硬推着亚寇前进。原本一人在厨房里玩得好好的亚寇,显然不是很情愿,把赛门搭在他肩膀上的双手甩开后,躲在厨房的另一个角落不想搭理赛门。赛门不知是明知故犯还是神经太大条,就是硬要把手紧贴着亚寇,亚寇满脸不悦地用手挥说:「Stop!」赛门却依然嘻嘻哈哈地闹着小他半个头的亚寇。

站在一旁观察的克劳蒂雅和我,以为没过多久亚寇就会如往常哭哭啼啼地请老师前来救援,没料到此时亚寇已经非常生气,他像是使出全身的力气般使劲地对着赛门嘶吼:「我不想要玩这个!走开!」

克劳蒂雅看到暴怒的亚寇急着去安抚,也想把他之前玩到一半的锅子递给他,亚寇却气得煞不住车般地完全不领情,撇过身闪躲克劳蒂雅的拥抱不说,一手拿了锅子却又气得把它用力甩丢在地上。

我目睹整个发生经过,惊讶地说:「哇!我之前没看到他有过这样的反应。」

克劳蒂雅点点头:「没错!除了会笑会哭会害怕,亚寇已经开始会生气地说『不』,这是他最近刚学到的情绪体验!」

「我真替他感到高兴。」克劳蒂雅的脸上扬起了一个大大的微笑。

下午亚寇妈妈来接他的时候,我提起这件事,同样有教育专业背景,在德国小学任教的亚寇妈妈听了笑着猛点头说:「大概是从几个礼拜前开始的,他开始会表现不满的情绪,有时不顺他的意还会瘫倒在地上,就是要告诉我他非常生气。 」她接着说:「之前一直听到老师们说他在园所里很安静,现在他能够在幼儿园懂得大声说不,代表他已经真正融入团体生活了。」

她欣慰地说了句:「我替他感到开心。」

孩子懂得说「不」为自己发声,才算真正踏出独立的第一步
—孩子从决定生活大小事养成思考习惯,知道表达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事

除了开心,难过和害怕,幼儿随着年纪增长会有更多複杂的情绪。在不同情境下,他们也会觉得生气、失望、惭愧……等等。虽然说德国幼儿园里对生活常规的要求相当严格,但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一直是重点学习目标之一。举凡活动参与意愿、进食多寡、是否进行午休和如厕训练,我们都会询问孩子的意见,他们也很习惯地清楚表达自己的喜好。孩子必须懂得拒绝做自己觉得不喜欢或不舒服的事,学习如何判读情况来做反应是团体生活里必修的一门课。孩子能为自己发声,才算真正踏出独立的第一步。然而台湾的传统教育向来讚扬听话与顺从,孩子们在教育过程中常被迫接受大人的一切要求。对大人说「不」常被视为「以下犯上」「没大没小」,因此孩子习惯漠视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们知道只要保持安静并低头不语,就能安全地免于责难,却也因此缺乏表达自我需求的陈述能力。到了长大之后,很容易会以赤裸裸的情绪抛出内心的需求,而不懂得藉由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他人进行有效且正面的沟通。

在德国,无论是幼教师还是家长,他们一致认同孩子懂得如何拒绝他人的要求是一个重要的成长进程,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萌芽的开端,他们从生活中决定大小事的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知道表达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事,这跟有没有礼貌、尊不尊重他人并不能一概而论。

尊重对年幼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他们无法透过大人简单笼统的解释来了解其中涵义,但是每天的生活经验会告诉他通州拓展训练公司们,有哪些言行举止绝对不会被接受,而哪些事情他们有权利表达不同意见。在德国幼儿园里,孩子可以自行决定的事情很多,被设限不能做的事情很少。但是,只要是经过全体老师开会讨论决定后定下的生活常规,就是全体适用的铁则,就算在家长面前也绝不破例!

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他尊重他人
—互给沟通的空间,才能让孩子体悟尊重的真正意义

严格坚守底线的原因在于,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你要做自己很可以,你偶尔不同意老师的想法也OK,但是就如看见红灯就不该硬闯的概念,当幼儿园制定了规矩,就代表非不得已谁都不应该莽撞地打破原则。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要教他学会尊重他人,彼此互给沟通的空间,时收时放,才能以身作则让孩子体悟尊重的真正意义。也基于这个原因,大人定下的规矩不能太多,只要不违背大原则,家长或老师在某些小事上的通融妥协,尊重孩子反驳你的意见,其实是以进为退的妙招。

例如:孩子可以选择不吃午餐(选择),但必须等其他人用餐结束后才能离开座位(原则),或者2岁半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午睡(选择),但只能进行阅读或拼图等静态活动(原则)。有一回午休时间,2岁多的赛门坚持要穿着长袖外衣睡觉,老师凯莎怎么劝都不愿意把衣服脱下来,明明知道他穿着午睡醒来一定满身大汗,凯莎看他坚持得满脸通红几乎快哭了,终于举白旗认输,她说:「穿什么衣服午睡对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如果孩子自认这样穿能睡得更好,我为什么不相信他?我觉得大原则是午休时必须躺下不打扰其他人,但他若坚持要穿这样睡我则没有意见。」

很多家长甚至老师,林林总总地定了一堆规矩,多到自己也记不清,所以执行起来的时候常常不一致,孩子也模模糊糊地不知从何遵守起,更糟的是,不管大事小事,都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全权独揽,无形中徒增与孩子之间很多无谓的争执,孩子越大反弹会更大,因此绝对的威权在教养上并没有加分作用。

相关研究一再显示,强权式的虎妈/虎爸教育法长期下来会造成孩子的自尊心低落,当孩子长大后,便转而向外寻求同侪间的认同与情感支持来提升自我价值感,也更容易顺服于朋友或同学的压力。他们面对不同意见时,往往缺乏坚持己见的勇气与自信。

孩子懂得说「不」后的进阶目标:
用适当的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调,不伤害别人的感受

2岁的亚寇学到了说「不」,他清楚拒绝了另一个小朋友的要求,但等他再大一点,他也会意识到,「拒绝」不能只光靠愤怒和吼叫,不然很快就会没有人愿意跟他做朋友。因此,老师和家长在此阶段的责任在于教导孩子「有礼貌不代表不能有不同意见」,让他们知道拒绝别人不能只靠情绪和蛮力,也牵涉到思考能力和语言技巧。其实,拒绝最难的部分是如何用适当的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调,拒绝得自信有礼也不伤害到别人的感受。

我们可以教孩子几个说法,来温和地拒绝他人为难的请求。例如:

(一)拒绝得简单清楚:「不要,我并不想这样做。」或是「不用了,谢谢。」必要时可以稍微加重语气并重複句子来表示态度。

(二)提出反问或建议:「为什么你想要这样做?」「我觉得打球还比较好玩!」

(三)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来化解拒绝时的尴尬:虽是玩笑话,但也教导孩子向朋友表达自己的顾虑,如「我如果这样做被我妈发现,大概三个月都不能出来玩了。」「你说对了,我本来就是胆小鬼。」

一起跟孩子模拟情况来做对话练习,让孩子懂得拒绝!

2个诀窍,强化孩子面对拒绝的能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孩子学到了如何拒绝别人,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是否能够承受他人的拒绝,试图理解对方的立场且不做多余的情绪反应,显然是更进阶的一个情绪课题。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受到拒绝后总是闹得人仰马翻绝不善罢甘休,家长可尝试以下几个诀窍强化孩子面对拒绝的能力。

【诀窍1】延迟满足,适时给予孩子机会锻鍊「稍待片刻」的耐性

拒绝多半只是一时,懂得「稍待片刻」的人,人生会走得更顺利。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大人拒绝孩子的要求,是因为当下的「不可行」而不见得是全盘没得商量。因此,大人要适时给予孩子机会锻鍊出「稍待片刻」的耐性,而不是孩子一闹就不分轻重缓急立马双手奉上。如果孩子想要的就马上就要得到,而他也总是马上就能得到,他自然没有办法承受他人的拒绝,就算只是一时的。因此,我们可以多花点心思,让孩子知道,有趣的事情是值得期待的。譬如,大人在厨房煮菜,孩子吵着要人说故事,这时大人说的「等一下」,对还不会看时间的孩子来说几乎是全然陌生的概念,他所理解到的就是「我要你现在陪我,但你说现在不行。」

为了让3岁以下的孩子也习得「稍待片刻」的生活必修学分,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在讨论过后,决定用沙漏(hourglass)来训练孩子等待的能力,短则五分钟,长则有十五分钟的大沙漏来应付各种大小不一需要孩子等待的状况。这对2、3岁的小小孩来说十分管用,因为时间对他们来说还是太抽象,而沙漏可以让时间变得有感,我们会跟孩子说:「请等一下,等沙漏的沙子漏完,你再跟凯特老师说,我们就可以一起说故事啰!」这时孩子就会正确解读大人的「等一下」其实是「稍待片刻,马上回来」的意思。至于3岁以上大一点的孩子,不管是吵着买玩具,或是吵着要去动物园玩,如果不是完全不可行,家长可以说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日期範围,以划掉月曆上已过日子的方式,来让等待不那么漫长。

【诀窍2】在不同情境引导孩子去同理他人的感受

我的蜜糖,也许是别人眼里的苦茶,理性地接受拒绝需要同理心。有的孩子不是没有朋友一起玩,却是总找不到特别好的朋友。问题可能在于孩子对生活情境和他人情绪的洞察力还不够成熟。换句话说,孩子还不太能掌握所谓「察言观色」的能力,此一能力让双方都省下脣舌和时间,是社交技巧里不能不懂的人际润滑剂。毕竟,不管是拒绝别人或是被拒绝都称不上是一件令人心情愉悦的事。孩子只满心欢喜地「想要」,至于要学会去顾及到别人的意愿并予以尊重,则有赖家长和老师在不同情境引导孩子去同理他人的感受。

举例来说,有一天孩子们在花园里骑波比车,班上4岁的玛丽突然在围墙上发现了一只可爱的小瓢虫,她小心翼翼地用指腹轻轻将牠取起,兴奋地靠过来我身边说:「凯特妳看!是瓢虫!」几个孩子也跟着过来围观,这时候平时常和玛丽玩在一块的莎拉却躲在我的身后。玛丽见状,便走近想与莎拉分享她的「猎物」,说时迟那时快,莎拉拉高分贝尖叫大哭说:「不要!我不要!」玛丽似乎完全不能明白莎拉的尖叫是为哪桩,「是瓢虫喔!」她强调:「很小一只。」然后手指突然就要伸过去莎拉眼前硬要她看。

我立刻制止玛丽的举动,因为莎拉当下的情绪并没有办法好好自己处理,我告诉玛丽:

「妳听到莎拉说不要了吗?她很害怕昆虫,记不记得上次有苍蝇飞进教室?然后莎拉在哭,一直到凯莎老师把苍蝇赶出去为止。」玛丽点点头,补充说:「但我觉得瓢虫很可爱。」我告诉她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一样的事情,我反问她:「前几天我们在院子里玩水(充气小泳池),大家都玩得很开心,但妳是不是说妳不想玩?如果有人硬把妳拖进泳池里?妳开心吗?」玛丽是个聪明的小女孩,她摇摇头,我知道她听懂了,儘管这并不代表她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德国幼儿园里不强调一致的团体活动,的确使孩子对于个人性情差异的理解有着不小的助益。他们从日常活动的选择中,会比较容易理解不是每个人喜欢的事物都一模一样,当大人不强硬事事逼着顺从,孩子的情绪被理解后,他在同理他人情绪方面的能力也会跟着提升。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当孩子觉察他人情绪并做出反应时,应给予口头肯定。孩子告诉我们「提欧多在哭。」一边轻轻摸着正在哭泣的孩子试图安抚时,我们除了正面回应,可进一步点出可能的解决方法:「提欧多刚刚跌倒在哭,你会帮忙安慰他,你做得很好,也许冰敷袋(Ice Pack)会让他好一点,你可以帮我去厨房跟米拉老师拿吗?」引导孩子不只觉察情绪,也进一步参与协助,会让孩子体会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真谛,并更懂得留意他人感受且做出适当的回应。

注意事项
给予孩子自由空间,也要同时教他自律

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而学会自重,并尊重他人。不过千万别忘了,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不等同于将其意愿照单全收,给予他自由的选择空间,同时也得教导孩子自律并不强踏他人的底线。有所坚持,孩子才会谨慎思考每个选项背后的得失,并从生活经验中明白尊重的真正意涵。

《不是孩子爱闹情绪,是他想说却不会说!德国幼儿园的小小孩自我表达课》

搜更多「 不想、孩子、独立、第一」相关经验新知。

搜寻,就从BabyHome开始。



分享 列印 收藏
「我不想这样玩!」学会尊重别人的底线 孩子经常吵着玩3C产品,容易养出「无事可做的无聊小孩」

延伸阅读


  • 压着孩子睡觉就像打仗一样累死人!3妙方让孩子準时入睡
  • 春季小儿常见疾病
  • 孩子常一遇到困难就习惯转头找帮手?透过小游戏培养勇敢与自信
  • 陪做功课一个小孩打倒两个大人!5步骤慢慢走入他的心
  • YouTube Kids竟播放暴力自杀影片!家长可先「将不当影片进行标记」